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心理疏导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团队凝聚力,从而提升整体组织效能。企业通过实施心理疏导,可以预防心理问题的滋生,减少员工流失,促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关注现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存在着“缺场”和“不当”两种情形:“缺场”是说思想政治工作不关怀或较少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和心态,而在“较少关怀”的实践中却关怀“不当”,如关怀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等不符合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关怀作用,而且有时候还伤害了他们的情感和尊严。 在社会转型期,由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分层,导致社会性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这种不利地位导致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公平感愈发强烈,有些弱者甚至出现了心态失衡问题,极为复杂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心态日益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日渐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火药桶”。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十分必要,既是他们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目前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因为心理疏导的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或目前的心理疏导方式是员工有种压迫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改变目前的工作形式,使之更有效符合员工预期就更为迫切了。改变心理疏导的工作方式具体体现在,第一要摒弃旧的官僚主意作风,以平等的心态和身份与教育对象进行真实的交流和沟通,并运用适当的技巧使员工可以完全的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第二要教育指导工作不应局限在项目部会议室内,应该积极的在施工现场、班组等员工感到熟悉的地方展开,让员工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优化心理疏导内容,生硬的心理疏导或课本的教育方法,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对于员工的心理疏导不应局限在理论知识上,到相关地点,如历史教育馆、科普基地等,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方式对于员工的影响和教育效果是更为合适的。 总之,人的因素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稳定而朝气蓬勃的职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构建积极阳光的职工心态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需要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且思且行不断探索和实践。(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王梓裕) |